数字资产 dl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数字资产 > 拾遗:曾经弄堂里的香味

区块链新闻

NOVOGEE Opens Thailand Operations Center NOVOGEE Opens Thailand Operations Center

    Bangkok, Thailand — July 24, 2025 — NOVOGEE, a global digital agri-food supply chai...

数字资产

BiyaPay成功获得新西兰FSP证券牌照,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和透明的金融服务 BiyaPay成功获得新西兰FSP证券牌照,为用户提供更...

[新加坡, 2024年5月10日]—BiyaPay, 一家领先的多资产交易平台,宣布已于2024年5月3日成功获得新西兰金融...

财经头条

3D Printing in China Grows 30% Annually—Don’t Miss Formnext Asia Shenzhen’s Scale Production Playbook 3D Printing in China Grows 30% Annually—DonR...

  Formnext Asia Shenzhen returns from 26 – 28 August 2025, continuing its role as a trusted ...

拾遗:曾经弄堂里的香味

发布时间:2018/01/29 数字资产 浏览:1137

来源:中国网
 
弄堂是近代上海最重要的地方文化,这一民居形式,烙印着千千万万上海人的生活,可以说,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,更没有上海人。
弄堂又叫小巷,是上海和江浙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,它是由连排的老房子所构成的。
大多数的上海人在这度过了他们漫长的一生,他们穿梭在这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,留下了上海独具风情的弄堂文化。
每逢夏季来临时,人们早早就把草席、长凳、竹塌用凉水冲冲后搬到弄堂口,怡然自得地坐在那开始乘凉。这个时候小孩子们会在弄堂里跑来跑去,男孩子在一起打弹珠、滚铁环、刮香烟牌子,女孩子们玩的就文雅一些,比如跳橡皮筋、造房子、踢毽子等,这些是生活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后期的上海人,最美好的童年回忆。
对于大多数上海人来说,弄堂是满载自己童年的地方。每晚当米香贯穿弄堂时,就会听见母亲的叫喊声:“回家切饭了。”
如今随着事物变迁,弄堂还在,但是专属于弄堂的文化,却停留在了每一代经历过的上海人的记忆中。
为了让大家还能嗅到曾经最熟悉的弄堂气息,芙田丰园推出了全新纯净大米品牌——福米,其米感粘糯可口,蒸煮出的味道跟儿时弄堂的一样。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