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支红酒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
发布时间:2017/06/29 数字资产 浏览:1385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。按照trello上的安排,周四之前我们要把小支红酒产品拍摄的工作搞定,老张一拍大腿儿,走!去我家里拍。一行三人到了老张家里,整个下午一直咔嚓咔嚓的拍,家里老母亲眼瞅着大伙儿该饿了,就把饭菜做好吆喝他们三吃饭。饭毕,设计师胡大美女勤快的帮忙收拾餐桌,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这,是小支红酒团队的日常花絮。
我做的是产品运营这一块,从面试到入职到现在,总共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,时间虽然短,但这个公司让我感触颇深。
首先说一说我们的boss老张。第一次和小支红酒创始人约面试,发生在他的咖啡厅。老张讲企业发展前景规划,侃侃而谈事无巨细。让我一度有投资人在审核项目的错觉。尤其是他提出的“把红酒做成小支(一支就是一杯的容量),拒绝KOL营销”的观点让我在这个红酒外行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,当他拿出样品给我看的时候,颜值控的我第一眼就产生了好感,还是要放张图证明一下我的审美。
虽然心里有好感但我却没有表现出来,毕竟做产品经理有好几年,也不会光凭一个外表去判断。抓着他刨根问底,一番唇枪舌剑,结局是我入职了。
入职后,最先感受到的当然是这里的氛围了。我这人平生最烦拘束,所以上班几天感觉:哇撒,来对了。扁平化管理不用说,“标配”。有意思的是,咖啡厅,超市外的休闲椅,会议室占据了整个工作生涯的80%,随时也都能来一场“脑暴式”。但老张总爱出些“幺蛾子”,为了做产品,简直简直百倍投入(丧心病狂):凌晨四点改文案值得点赞,但哪家公司会有每周1天的逛街日?这家公司有。“幺蛾”张名曰去市场体会最新流通的元素,导致大家消费水平各种直线上升。近朱者赤,近墨者……省略。如图:
这是某次下班路上,老张送我们回家,图中美女设计师正在画产品草图。不过我们常调侃她是不会AI的设计师。老张对此很有感慨:自从招了设计师,反而是我的设计能力(软件方面)提高了,被动的。但是所谓欲扬先抑,现在要放大招了:
没错!这种壁画就是她的业余小作品之一,篇幅限制放不了太多。大家有兴趣看更多的可以在公众号回复,我帮你要。
在日常工作中,我的感觉是即使每个人的工作日程安排的十分紧凑,但却从容有序。这里又不得不说“幺蛾”张的一个梗:一周培训各种软件的使用。老张形容是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比如做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账号和密码,如果不用一个方法去管理,这些密码真的能让人崩溃,为此我们曾经自嘲是“与密码有仇”的团队。后来老张利用一个密码管理器软件解决了,尽管过程波折。再比如前面提到的trello等等,其他软件就不一一赘述,免费广告打得太多。
其实加入小支红酒,我有一个自己的私心,希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,多维度的提升自己对产品的把控能力,实际上公司的放权简直到深思熟虑(还有这种操作)的地步。坐在电脑前调产品图的永远是幺蛾张,背后站着一个指手画脚的胡慢慢。公司秉承着一个理念,因为你专业,所以你说了算。在我以往的公司常遇见老板对文案,设计,产品各种指点,最后改到四不像的经历。在这里,我觉得自己因为被信赖,从而进入不愿辜负加倍努力的恶性循环(如此文有幸被老板发掘,谄媚还是要有的)。
总的来说,这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公司,像一篇介绍产品的文章,有用户竟然留言说自己有时候会反复看几遍,这是很让我有感触的一个细节。对于在某聘想要加入的小伙伴们,其实就是有一点忠告,你需要在这里找准定位,一旦不清晰,很快你也会自动离职。整体的项目节奏很快,进入状态一旦慢了很难跟的上。我们说,我们是红酒行业的搅局者,立志给红酒市场制定规则。话说的有点大,但也未必不能实现。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年轻企业,九成认真,还有一点不一样。